Fish Story:龐克救地球-在夾縫中找著幸福

(圖片摘自博客來)

《Fish Story:龐克救地球》
作者:伊坂幸太郎
譯者:阿夜
出版社:獨步文化
出版時間:2018/09/29(台灣新版) 2009/11/13(台灣初版) 2007(日本)
簡介:
《動物園的引擎》
都怪他們提到了「引擎」這個字眼,讓我的思緒回到十年前,想起那個會趴在夜晚的動物園獸欄前,據說會帶給動物活力與愉悅,眾人稱為「動物園的引擎」的男人;還有那些在我沒注意時,悄悄走出我的人生的朋友……
《Sacrifice》
正職是小偷,副業是偵探的黑澤,接下了一樁尋人案件,卻意外聽聞自己尋找的對象可能捲入某個山中小村的活人獻祭。已經進入二十一世紀的日本,竟然還有這種事?然而,黑澤卻沒料到這場獻祭可能是真有其事……
《Fish Story》
「如果我的小說是魚,想必連海裡的魚都會震驚於其吹牛皮的誇張程度」
無名樂團在解散前錄的最後一首歌,竟在冥冥之中改變了這個世界的未來。正義使者、網路專家,一群素不相識的人都因為這首歌遇到了人生的轉捩點……
《洋芋片》
剛入門當小偷的青年和他誤打誤撞交上的女友,某天闖進和青年同齡的職業棒球選手家中,
然後因為一通打給選手的求救電話知道了這個選手的另一面。以此為契機,女友發現青年對這個選手的執著愈來愈深。深感好奇的她,從青年的業界前輩黑澤那裡得知了一個驚人的事實……
博客來

*本文為個人觀點,可能涉及內容請自行斟酌*
-

要是被問到「最喜歡的...」這種問題,實在很難用肯定的語氣回答,但如果要我說最喜歡的日本作家的話,一定是伊坂幸太郎。

《Fish Story:龐克救地球》是伊坂的第一本短篇小說集,由四篇短篇構成,短篇小說因為篇幅限制,一向是考驗作者功力的小說形式,而看完這本之後,讓我對伊坂的熱愛有增無減,其中這本裡的人物採但非常多,如果是粉絲的話應該會看得驚喜連連!

另外這本在2009年有翻拍成電影,我沒看過但聽說拍得很好,歡迎大家分享心得!

(圖片取自豆瓣電影)


《動物園的引擎》

這是這本裡面篇幅最短的作品,但卻是我最喜歡的一篇!(這點應該跟很多人不一樣XD)
《動物園的引擎》是我覺得伊坂把自己風格發揮得非常徹底的作品。

伊坂筆下經常會有個情緒波動不大或是舉措怪異的角色,再配上正常人敘述角色,把這樣的組合置入一個奇妙的故事背景。這篇就是以這個典型的模式出發,然後逐漸推進故事線,最後在應該是故事高潮的地方陡然一落,避開了狗血局面,但又是讓人會心一笑的結局。

《動物園的引擎》大部分的場景都在夜晚的動物園,加上「引擎」的形容,在本篇營造出神秘寧靜的氛圍,我非常喜歡。同時也用到了推理小說中常見的敘述性詭計,最後的結局更是讓人心暖暖的,篇幅短,但卻充滿著伊坂一貫的幸福感。

※本篇彩蛋:提及《奧杜邦的祈禱》主角伊藤、《Lush Life》河原崎的父親(看到這個姓的時候我以為是《Lush Life》的那位,發現年紀對不上以為是湊巧,後來才又想到XD)
有趣的是,從這篇看起來十分超然的兩名角色,在其他作品中卻又充滿人味,感覺像重新認識了這個角色。河原崎父親跳樓這件事,在《Lush Life》中視舉足輕重的重要事件,在這篇僅是敘述帶過,用不渲染情感、平鋪直敘地訴說生死大事,也是伊坂的特色,而這個特色也經常使整個故事帶來超脫的感覺,有時更襯托出一絲溫暖。

《Sacrifice》

—套一句網友的說法—「推理小說定義比太平洋還廣」的日本,伊坂的作品是被定位為推理小說的,不過即使在這極致的廣義下,我覺得伊坂的作品也只是剛好落在邊界而已。個人認為,伊坂的小說其實比較像是「加入推理元素或推理小說常見手法的小說」。然而,這本裡面的第二篇《Sacrifice》大概是伊坂作品裡面最有「推理小說」樣的了。

以深受喜愛的角色黑澤作為主角,涉入深山中的謎團。說真的我覺得這篇的橫溝正史感好濃XD
乍看簡介似乎很可怕的情節,其實獻祭早已改為現代版本,沒有血腥元素。

結局有點《家鴨與野鴨的投幣式置物櫃》的感覺,也許是篇幅的關係?我覺得這部份感受沒有那麼深刻,只能說成也篇幅,敗也篇幅。
倒是篇名頗具深意,表面上是指獻祭,但其實是指陽一郎和周造為了村子、為了制裁而相應得付出的犧牲。

※本篇彩蛋:《Lush Life》的落魄畫商佐佐岡,他在《Lush Life》裡和黑澤的聊天真的讓我印象深刻,看來他過得應該不錯,果然伊坂筆下的世界就是好人有好報!

《Fish Story》

第三篇篇名同時兼為本書書名,一首搖滾歌曲如何拯救世界。

其實乍看之下會有一種「這也太無限上綱了吧」,但其實讀起來不會有這樣感覺。雅史(正義使者的爸爸)應證了岡崎先生對樂曲造成的假想效應,而正義使者則是承接了父親和這首歌的意志,麻美則是將蝴蝶效應更擴張下去。

我自己在看作者寫著自己熱衷的事物,而我又不理解時,會有些不好意思。可以感受到伊坂在這篇中傾注了他對音樂的愛,但對搖滾不熟悉的我來說,真的感到很羞赧,也許就是這個原因讓我對這篇的情感連結不夠完全。

但這篇仍是我很喜歡的作品,無論是繁樹在最後的錄音時製造「漩渦」趕走孤寂的「魚」,還是五郎的獨白,都在在打中我。不安、對未來不確知的焦躁、孤單、渴望理解、睡不著的夜晚一人躺在床上腦海中不斷打轉的思緒,總是缺乏安全感又擔心受傷,一次就好,我也像要像樂團一樣不顧一切的豁出去。

※本篇彩蛋:又是《Lush Life》,這次是搶過黑澤的鴛鴦大盜老夫婦,我原本還期待他們跟劫機者來場精彩槍戰的,不過看來是想太多了XD然後雖然時間差了10年,但因為服務生的回答模式相同,我猜雅史去的居酒屋和樂團最後和岡崎去的是同一間,服務生也是同一人。

《洋芋片》

這篇的劇情雖然一開始有點被誤導,以為求救電話是主線,但看到後來結局算是很好猜(一度擔心會像《再見,黑鳥》一樣是開放式結局,還好沒有),不過不減這篇的優秀。

本篇主角是在——沒錯,又是這本——《Lush Life》出現過的黑澤後輩,以「發現地心引力」讓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扒手今村。

雖然是以今村為主角,但是黑澤在這篇的戲份也相當吃重。黑澤從故事中的描述似乎是個缺乏情感、可說是冷酷的人,但事實上,他跟我們一般人沒有什麼差別。對於陌生人的際遇,我們也許能透過理智做出相對應的反應,但實在難以在情感上有深刻感受。但即使如此,在行為上,黑澤並不是壞人。直到最後,黑澤也沒有透露自己為什麼要用計讓尾崎上場,但我想他自己也不知道吧?也許,我猜,只是黑澤覺得該這麼做吧,好像該給尾崎一個機會,好像該讓尾崎和今村正式見一次面。

而今村更是善良得可愛。維護尾崎的心,只是為了守護今村媽媽有個優秀兒子的「如果」。爽朗的大西也是讓人討喜的角色,不經意的「洋芋片拿錯了反而好」(更呼應了前面冰淇淋要寫好姓名的伏筆),也就這麼不經意的成為今村的力量。至於今村媽媽會對這件事有什麼反應?我想對今村媽媽來說,今村就是自己的兒子吧!

一支全壘打,同時肯定了兩人的人生,這篇也是讓人感到幸福。

※本篇彩蛋:大西提到「又不是要去書店搶廣辭苑」是《家鴨與野鴨的投幣式置物櫃》的哏。黑澤驗基因的朋友是《重力小丑》裡的哥哥泉水。然後棒球教練在《Sacrifice》中也有被黑澤和柿本提到。

另外在謝辭中,伊坂提到的受日本樂團MO'SOME TONEBENDER啟發的歌似乎是《Have you ever seen the Stars?》這首,場景因為我不會日文,又找不到翻譯歌詞,所以不清楚(Google翻譯翻不出個所以然),還請日文能力者補充,感謝!

湊巧的是,在打這篇文章的同時,剛好有日本60年前抱錯嬰兒的案例,至這幾天才終於真相大白(YAHOO新聞連結)

四篇短篇,雖然獨立,但都呈現出在這世上的狹縫中,努力生存下去的人們。看著這些愛著動物園的落魄大叔、守護村子和逝去愛人的摯友們、紅不起來的樂團和為身份苦惱的扒手,即使身處世界的邊緣,仍在執拗地活出不妥協的自己,這就是伊坂的幸福感。

世界仍是黑暗,但我還是能清楚看見我自己。

最後我推薦《Fish Story:龐克救地球》嗎?
當然是感動推薦,滿滿的伊坂,推薦給大家!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