歡迎來到夜谷:吞沒萬物的歡樂微笑-想像力的畫布
(圖片來自博客來)
歡迎來到夜谷:吞沒萬物的歡樂微笑(It Devours!: A Welcome to Night Vale Novel)作者: 約瑟夫.芬克(Joseph Fink)、傑佛瑞.克雷諾(Jeffery Cranor)
譯者:林曉欽
出版社:獨步文化
出版時間:2018/11/01 (原作於2017年出版)
簡介:
尼爾絲是個立志探索未知的科學家,她從美國印第安那州搬來夜谷,卻發現這裡超乎想像詭譎。空中盤旋聒噪的直升機、可以操控地震的市政廳、不能承認存在卻真的存在的天使,以及無法以常理說明的眾多怪事,她不懂夜谷,夜谷鎮民也認為她是格格不入的外地人。
一日,她的上司卡洛斯帶來任務,夜谷出現超出市政廳預期的地震,地上裂開大洞,居民失蹤,有人謀劃毀滅夜谷。然而,夜谷值得她賠上生命保護嗎?尼爾絲無法確定,但在調查中,她遇見令她怦然心動的神祕青年達羅,然而,達羅信仰的「微笑之神」,似乎與夜谷危機息息相關;他詭異的行跡,也讓尼爾絲無法遏止對他的懷疑....
→博客來
(本文為個人觀點,可能涉及劇情請自行斟酌)
法國超現實主義(Surrealism)運動發起人安德烈.布勒東(André Breton)將超現實主義定義為:
「純粹心靈之無意識行為,通過文字和任何其他方式,表達真正的思想運作,掙脫理智的桎梏,免除美學或道德顧忌」
《歡迎來到夜谷:吞沒萬物的歡樂微笑》的風格,在我眼裡,就是這樣的構圖。
《歡迎來到夜谷:吞沒萬物的歡樂微笑》是2017年出版(中文)的《歡迎來到夜谷》的續集。就故事上來說即使直接看第二集也沒關係,但是先看過第一集的話,銜接上和閱讀樂趣會好上很多。《歡迎來到夜谷:吞沒萬物的歡樂微笑》的主角們,我認為相較之下比較不討喜,而且比起尼蘭珍娜和達羅,西賽爾和卡洛斯這對情侶更有趣。《歡迎來到夜谷:吞沒萬物的歡樂微笑》在卡洛斯身上有更多描寫,不過西賽爾在《歡迎來到夜谷中》在夜谷的當地電台「夜谷之聲」非常活躍,建議大家可以去讀一讀。
《歡迎來到夜谷(Welcome to Night Vale)》系列是2012年的美國播客節目,受到廣大歡迎後出版了這兩本小說,不過這兩部作品並不是播客本身的劇本,但仍有相關性。
《夜谷》系列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書中充斥著不合邏輯、沒有道理、甚至帶有惡搞趣味的設定。更值得玩味的是,夜谷其實坐落在美國,只是如同桃花源一般,不知其入更不知其出。
《歡迎來到夜谷(Welcome to Night Vale)》系列是2012年的美國播客節目,受到廣大歡迎後出版了這兩本小說,不過這兩部作品並不是播客本身的劇本,但仍有相關性。
《夜谷》系列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書中充斥著不合邏輯、沒有道理、甚至帶有惡搞趣味的設定。更值得玩味的是,夜谷其實坐落在美國,只是如同桃花源一般,不知其入更不知其出。
「……主題是《綠野仙蹤》的經典結局:桃樂絲駕駛軍事熱氣球飛越堪薩斯,
用炸彈將此地 轟炸為荒蕪的廢土。這是兒童文學中最經典的場景之一……她甚
至看到愛姆阿姨背著失去意識的亨利叔叔,努力地逃出人間煉獄……彷彿可以
聽見桃樂絲輕聲訴說那句經典對白:『我們在這個世界已經沒有家了,我們在
這個世界已經沒有家了。』」 -P. 94
同樣的語句充斥在整部作品中,而這也是我喜歡《夜谷》系列的原因。
不過《夜谷》系列畢竟不是文學小說,作為奇幻小說,《夜谷》系列的兩部小說終究還是有主線的。第一部是尋找神秘的男子和國王城;第二部是調查神秘的地震和詭異的教會。兩相比較下其實可以發現作者的進步:
在第一部《歡迎來到夜谷》中,主線的處理非常沒頭沒尾,整體也不是解釋得十分清楚,還不如把主線去掉更能讓人享受夜谷驚人的世界觀。
到了本部作品,讓人驚奇的是,主線劇情得處理上突飛猛進。肇因、過程探索一直到事件結束,到最後竟然有劇情反轉,有頭有尾、解釋具說服力,跟第一部比真的提升了一個層次,即使單獨以奇幻小說的標準來看,也是說得過去的水準。
仔細分析的話,故事線的進步除了作者自己功力的精進以外,在《歡迎來到夜谷:吞沒萬物的歡樂微笑》中,相較於前作,顯然在前述「不合邏輯、沒有道理、甚至帶有惡搞趣味的設定」有所收斂。作者這次特別以夜谷的外來者,來自印第安那州的尼蘭珍娜作為主角(她在前作第97頁就有出場,但翻作「尼蘭嘉娜」)。尼蘭珍娜外來者和科學家的身分,以對於夜谷匪夷所思的一切的理性、無法理解的視角切入,讓讀者讀起來比較不會受到設定的干擾。
可惜的是,我認為作者在在平衡上做得不是很好。尼蘭珍娜理性冰冷的意識和夜谷不合道理的世界觀,切割得有些太整齊。有時文字敘述太正常,反而讓人覺得很不習慣。
不過這樣的處理確實讓整個故事主線更好理解也更乾淨。而上一部《歡迎來到夜谷》則是犧牲了故事線,換取了一整本的想像力自由發揮,讓我看得不亦樂乎,可惜最後收尾時處理到故事線就弱了許多。只能說魚與熊掌不可兼得,《夜谷》系列就是作者想像力和故事邏輯的交易。
《歡迎來到夜谷:吞沒萬物的歡樂微笑》另一個讓我激賞的點在於,這個故事想表達的寓意非常清楚。上一部就是一個冒險和成長的故事,在《歡迎來到夜谷:吞沒萬物的歡樂微笑》透過一段科學家與宗教人士得冒險和戀情,傳達了親身經歷不等於信念;科學也好,宗教也罷,科學事實並不一定具有正確性,以良善作為出發點,你有權力選擇自己相信什麼。作者也以尼蘭珍娜和達羅的戀情全是這樣的理念,而我認為,戀情作為本作的支線十分優秀,好聚好散也是讓人心滿意足。
科學和宗教的碰撞,這樣難處理的議題,作者部偏袒哪邊,兩造的優缺點作者都寫了出來,再以天馬行空的設定作為緩衝,整部小說讀起來不但部會有稜有角,反而在最後多了一股清爽而視野開闊的感覺。
至於這樣的寓意寫得多清楚呢?事實上,作者就直接寫下來了,上述的概念,作者都幾乎不帶隱喻地寫出來了,相信作者自己也很清楚,太多的弦外之音只會讓讀者更加混淆,再這點上,身為讀者非常感謝作者。
那麼《夜谷》系列光怪陸離的設定到底藏著什麼意涵呢?英國超現實主義畫家里奧諾拉.卡琳頓(Leonora Carrington)被問到其作品的象徵時表示「我不太從解釋的角度思考。」「這部是智力遊戲,而是視覺世界。用你的感覺吧。」所以,就用自己的感覺,享受作者想像力帶來的驚奇吧!
《夜谷》系列是風格強烈的小說,而風格這種東西本來就是看個人接受度。翻開《夜谷》系列隨意一本的第一頁,讀完後問問自己是否能接受這樣的東西持續300多頁就是了。
至於我的話,修改作者在《歡迎來到夜谷:吞沒萬物的歡樂微笑》的跋中表示我這類讀完本作的人能說的話"Oh yeah, I've read that book ",我得說"Oh yeah, I've read that book, and I recommend it!",推薦這部荒謬的作品給大家,歡迎來到夜谷!
留言
張貼留言